2021年12月13日福建省新閩科生物科技開發有限公司博士后科研工作站成功召開博士后出站結題及進站開題報告會。會議在閩科灣邊基地三樓會議室舉行,做課題匯報的博士后分別為即將出站的張晨博士,新入站的有劉志彬博士和鄧加聰博士,與會人員包括公司總經理況應谷高級工程師、福州大學食品科學技術研究所倪莉所長、福建師范大學李力教授、公司技術部經理時祥柱、在職讀博的于翠博士、公司研發員王芳婷女士。
      會議由總經理況應谷主持,首先由張晨博士做在站科研總結,他的研究內容主要集中在茶渣和紅曲渣的微生物改造領域。在紅曲廢渣的利用研究上,張晨博士利用紅曲廢渣發酵制備出枯草芽孢桿菌微生態制劑;在茶渣和微藻蛋白的綜合利用研究上,張晨博士對茶葉副產物中的果膠、蛋白質等天然成分提取方法進行改良,并擬應用于食品或飼料添加劑中。接下來分別由劉志彬博士和鄧加聰博士做進站的開題報告,劉志彬博士計劃在未來兩年博士后工作期間,主要研究從腸道菌群調節角度闡釋紅茶多酚緩解小鼠急性結腸炎的機理,建立小鼠腸道微生物健康與病理研究模型,為飼料領域功能性產品腸道價值研究提供科研思路。鄧加聰博士計劃在未來兩年博士后工作期間,主要研究富硒植物乳桿菌多靶點改善鱸魚腸道屏障結構與功能的機制。
       況應谷總經理表示,博士后工作站是企業與高校、科研院所之間的一座橋梁,在促進產學研合作、加快科技成果轉化、助力企業創新發展中發揮了重要的承載作用,閩科企業將繼續依托這一平臺,在畜牧養殖領域前瞻性技術研發領域開展開拓性的工作和實踐,解決行業面臨的各種痛點和難點問題,為行業健康發展做出應用的貢獻。
    福建省新閩科生物科技開發有限公司于2006年獲批國家級博士后科研工作站,通過與國內多家知名學府和頂尖研究機構進行多學科“產學研”合作,在微生物發酵、腸道菌群互作、替抗技術研發等領域走在產業發展前沿。公司于2020年獲批為福建省“省級新型研發機構“,未來將繼續通過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和省級研發平臺,整合資源,為自身的科技創新提供技術源動力,為企業轉型升級與產業鏈延伸打下堅實的基礎。
|